米乐首页澎湃新闻葛明宁:在撕裂的世界中通过对话小人物获得力量 媒笔记

发布时间:2024-06-28 12:09:21    浏览:

[返回]

  米乐首页米乐首页米乐首页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前财新传媒的华东新闻中心上海站记者。19年至今为澎湃新闻人物组记者。

  “媒体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让很多事情不要发展成一个非常过分的件。再往大一点说,就是驱散我们社会的依然存在的愚昧观念。”葛明宁觉得,小人物报道能让我们了解社会的另一面。

  小人物报道篇幅可能不是很长,但它一直是非常有趣的新闻门类。我对“小人物”的定义是,某个人因为新闻事件从他的小圈子里面溢了出来,突然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大众因此会出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的想法。

  近两年,我做的相对比较有趣的小人物报道是《“想成为柯洁”的天才少年,要去学按摩了》、《“网红”丈夫去世后哭泣直播的女性:无法结束“营业”|见识》和《外卖骑手,想走正门》。今年我比较满意自己的《一个有30万粉丝的网红孤独死去》,这个网红在沈阳还挺有名气,一直在网上做出非常快乐、夸张的样子,但私下其实是非常郁闷、把很多事埋在心里的人,结果猝死了。

  因为性价比的问题,现在媒体对小人物故事的兴趣减弱了。媒体已经越来越不倾向于做这种报道,原因是你至少需要报销交通费,花费3-4天时间做外围、采访,但报道悄无声息,流量还不如一下午写出来的快讯。

  小人物报道的日渐式微,可能也跟我们社会的分层有关系。我更倾向于写一些普通人的故事,更偏农村题材一些。他们面目模糊、不善言辞,采访得到的内容比较少。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对这些人物的关注也在减轻。从身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家都有些自顾不暇,已经没有力气关注公共事件了,所以就每天在路上看降薪裁员相关的新闻再转发。

  但写小人物反而是中国新闻的一个传统。自网络媒体尚未兴盛的年代开始米乐首页,我们就不断用一些大特写的方式观察社会。个人认为在一种分层的社会里面,每个年代都有非常深厚的阶级壁垒。当舆论活跃的时候,人跟人之间互相打量,看到的别人就是变形、扭曲的,会妖魔化别人。但媒体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让很多事情不要发展成一个过分的公众事件。再往大一点说,就是驱散我们社会依然存在的愚昧观念。

  小人物报道不是想象中那种要“撬开别人的嘴”,或者要去做各种外围采访、要艰难突破采访对象的报道,做小人物最有趣的恰巧是那种异质性。我当年走进新闻行业的原因就是它可以让我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了解到社会还有这一面,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他们行动不是出于普通的善恶,而是思维方式。

  当我们将自己抽离出来,会发现世界上有的人跟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而这个不一样,我们是可以通过对话去分析、去讨论的,我们在这个撕裂的世界就不会感到那么无力。我们不一定要通过抱团、垂直才能够感到力量,是可以通过对话来获得一些分歧之外更大的共通的力量。

  我们做新闻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生。然后会发现,原来对我们来说过不去的那些坎,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轻轻一跃,外面又是另外一重天地,谁也不知道。

  做报道会有非常多的奇遇,比如说我的另一篇报道。这篇报道的缘起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李一凡拍了一个纪录片,名字叫《杀马特我爱你》,讲的是东莞杀马特少年的故事。

  这篇报道的核心在于杀马特少年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在打扮自己上,说明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态。我先去采访李一凡,他说孩子都喜欢夸张、鲜艳的颜色。他们从山村走到大城市,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颜色,于是他们就把这个颜色堆在身上。

  他告诉我当年的杀马特小公主现在已经不玩杀马特了,在重庆跟老公在城乡接合部的拆迁房里开了一家美发店。我觉得挺好玩,就去找她聊。她告诉我她是一个彝族女孩,12岁就被家里人骗出来打工,自己很早就不相信爱情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女生20出头的时候陷入了网恋,虽然打算分手,但是到头来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十年,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

  所谓的小人物报道只是新闻里的一个门类。为什么小人物值得写?怎么写?我们怎么找到并确定他们身上的公共性?这是很刁钻的问题。在选题、采访、写作三方面都有各自需要注意的要点。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行星,他们可能接近了一个质量大得多的恒星转了起来,这时我们才可能注意到他。记者每天都在关注热点,久了会有一种新闻嗅觉,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友媒也是在通过同样的框架去挖掘一些消息。首先要先关注更大的话题,才能关注到有什么人进入了这个区域里面,再具体到这个小人物的选择上。我们是在寻常中寻找各种不寻常的东西,要去找的就是与此相关的事件中不一样的人,这个世界中颜色不一样的东西。能够抓住人的仍然是他人在那一瞬间的遭遇,具体到个人的选择,也就是特立独行之人的选择。

  寻找选题的时候,因为现在网络都被娱乐化的事情淹没了,我们可能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去认识一些业内人士。采访以后的人际关系不能丢,还要关注别人的朋友圈、给人点赞,甚至看到一个新闻话题要转给我们之前的采访对象,询问他的看法,也可以关注一些垂类媒体。虽然公共性越来越难寻找,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关注大的气候,去寻找小的人物。这两者就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采访环节的首要核心仍是要做个有趣的人,具有同理心。在采访当中,真的让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说话。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采访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接受采访本身也就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我去见这样的人,会先跟他们设立框架,解释我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为了完成我的工作,也为了发出你想发出的声音,我们可以讨论这几个问题。这样可以给人一定的安全感。

  在采访环节,有时你会发现采访提纲的问题一个也用不上,脱离了预设,但那个时候不要感到紧张,应该感到惊喜才对,说明你真的发现了一个难以预想的问题。发掘才是新闻真正的妙处所在。采访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别人敞开心扉。首先应该是真的对别人的行为感到好奇。我们不应该预设某人心里有一个大秘密,跟他成为一种攻防关系。但同时也不要把自己当成工具去讨好别人,这是另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

  采访就像挤痘痘。你大概知道那个脓包在哪,那个地方很痛苦,你要有信心能用一句话“挤出来”,采访对象就会突然讲出很多话。很多时候采访对象不是不善言辞,只是你的问题可能不是他想倾诉的问题。完全木讷的人不会出现在新闻现场,成为新闻人物。我们的采访对象身上一定有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跟别人不一样的遭遇,而且这个遭遇是很难过去的。哪怕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他对此一定有很深的情绪。你只要找到情绪就可以抓住重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你把它梳理出来就可以了。

  我个人对外围采访的理解是不断接触能回答问题的人,他们能帮我们更好理解报道人物的行为。亲戚、朋友、上司,或者敌人、对手,都是很好的采访对象。让采访对象同意采访没什么好办法,还是要展现自己的诚心,以及坚持。

  在做这篇稿子时,我为了写这篇稿子学会了骑电瓶车,膝盖摔出了一个疤米乐首页,这个稿子已经写了半年多,但疤至今没有退。我也是在骑电瓶车的过程中,发现导航的偏行会造成很烦,我问外卖骑手平时偏行怎么办,他说系统会给你指最近的路线,但往往不符合交通规则。之前他内心也会纠结,但现在都是选偏行不按交通规则走,因为挣钱是第一位。这种回答跟大家想象的都不一样,这就是别人真实的人生,才是值得被报道的东西。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做个有趣的人,不惧怕跟人聊天,不惧怕去袒露自己。

  我还注意到采访对象说他可以辨别出本地人和打工人的区别,就此追问了他。他说本地人永远都开牌子最好的车,打工人骑的是杂牌,是小店里组装出来的。虽然我从业多年,在他这么说的时候依旧觉得心里被戳了一下。北京有很多地标性建筑,他每天穿行当中,但对他来说就只有能不能进这种区别。写报道的时候,只要罗列采访到的这些事实就好了。我觉得这也能够戳中读者、戳中那些不了解外卖骑手的人。

  当我们对别人有所图的时候,别人对我们也有所求。我们应该去想一想别人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和采访对象说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们两个可以合作,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难的可能是日常的修为——做一个真正有趣的人,不要被自己的焦虑感或者挫败感淹没。要相信我真正所好奇的人也会对我感到好奇,吸引到我的人也会被我所吸引。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对自己有信心。

  同时我一直坚持一点,要永远训练自己,永远问我不知道的问题。在做灾难报道时,有一个万能问题:什么东西让你不走?什么东西让你不撤离?我们不要问为什么不走,我们应该问更具体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我们绝对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东西,让你冒着生命危险守在这个家里?我在山西专门写过一条洪灾稿子,对农村人来说盖个房,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这么淹没了,情绪受不了就会突然讲出很多话。因为这是个真问题。

  我做过一篇,采访对象是流浪人口,无法办身份证陷入了困境。一个人没有身份证是真的很痛苦的,我首先感受到了那种痛苦,采访对象也知道我感受到了他的痛苦,我们才有继续采访的余地。但这个人物让我感怀的不是痛苦,反而是痛苦中的亮色,原来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有牺牲之处。

  在写作方面,可能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采访对象讲的其他细节把之前确定的主题淹没了。但绝大多数的人物报道,只能讲明白为什么这个人物他当时做的是那个动作。所以我们不需要讲一个人的全部。

  很多写作的人哪怕很有文学的天分,都会存在套题的问题。这不仅仅会导致千篇一律,还会涉及论题成立与否。一些稿子在写女性肉身之沉重,它本身是成立的,但不是每个人的言行都一定要反映这一点,就像不是每一个外卖骑手告小区的故事写的都一定是系统之恶。系统之恶是一方面,但只有去采访,才能发现背后呈现出来的主题。现实是非常复杂多样的,我们不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大主题里面进行预设。

  Q:在身边缺少小人物故事的情况下要怎么去寻找小人物,以及他们可以被挖掘的东西?

  其次是保持期待,不要因为整个互联网都在焦虑,我们也写焦虑。我们要保持期待,依然要坚持用和别人不同的视角看事物。我最近在写关于李松蔚的文章,首先是因为我长期在关注这个领域,其次我一直在等待一个能够去写这个事情的个案。不断地等,才能等到这个机会。

  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每个小学同学都跟你一样在读很不错的大学吗?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想什么?如果你觉得你圈子太窄,那你要打破圈子。还有关注议题,等待能够反映这件事情的个案出现。

  A:做新闻越久,越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玄乎的采访技巧,或者是找人技巧。通过社交媒体给人留言某某你好,我是记者,我非常想采访你,夸奖一下别人,询问能不能采访一下。也有一些通过朋友,或者发朋友圈,万能的朋友圈有没有谁认识在某城市的人。或者谁认识某方面的专家。会把一些以前积累的采访资源炸出来。

  还有就是做个有趣的人,仍然在生活中跟自己朋友聊天去问问,看他们现在关心什么,聊到后面会变成我又有一个朋友,他正好在做这个业务,要不然你们两个认识一下,就有线索了。

  A:有这个担心说明你很有自查力,非常好。写作本身很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在写作过程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偏差,去修正这个问题就好,不断地修正自己这种感觉:“我这么表述,是我的偏见吗?”如果有偏见,你修正就好。关于精英视角,我觉得再写一两篇,这个东西是会被工作的过程所默默磨平的。

  我心悦诚服地知道,这个社会不同角色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智慧。一方面,我觉得这种事你自己把自己说清楚就好了。但另一方面我们所谓的精英就是读过大学的人。作为读过书的人,我们对自己的笨拙难道不是最深有体会的吗?我很单薄,你也很单薄。我们都只是笨拙地活在世界上的人。没有什么高下的。

  Q:在不对人做预设的情况下怎么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怎么选取素材和组稿呢?

  A:我们是围绕问题写作,不是围绕主题写作。问题意味着这是你不知道答案的事物,而主题是你已经知晓的各种东西,比如说,劳工、两性、环境问题就是主题。我们可能会出于关注一个主题注意到某个个人,但在展现这个人物的故事时,应该注重的是Ta个人的冲突。不能把某个人完全放在某个主题里面,这样会出很大的bug。我们采访别人的是问题。首先通过主题关注现象。具体到采访、报道,都是回答非常具体的问题的报道。

  另一个就是技巧问题。拆分我们收到的各种各样的素材,要么按时间顺序写,要么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或者是这两种逻辑拼凑在一起,按时间顺序写,但是里面出现一些插叙或者倒叙的技巧,着重出现一些我们认为非常关键的信息米乐首页。这些都只是文章技巧问题,可以通过多多阅读去改善它。

  原标题:《澎湃新闻葛明宁:在撕裂的世界中,通过对话小人物获得力量 媒笔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

网站地图